Activity Theory
活動理論
摘要 (Abstract)
活動理論提供了一個完整的分析架構,得以解析個體、群體的活動脈絡,並且關注人類如何在社會文化情境中與人工製品及社會文化互動的內涵。人們存在於文化情境之中,欲瞭解一項活動的意義,需要考量環境、文化、社會情境等生態因素,並著重在觀察人們主動的實行,訊息才會呈現出來。
定義(Definition)
基於心理學研究,為人類行為、物品、環境的關係提供一個解釋觀點的理論性架構。可以應用在教育、設計、工作、傳播、科技等不同學術或實務工作領域上。
活動理論與撤退理論兩者是相對立的,由哈維赫斯(Havighurst, 1963)及其同儕提出,他們認為老年人會持續中年時期的生活型態,並否認已老的事實,故不主張減少活動、興趣及參與,建議在面對老化的過程中,個體應當持續活動,包括體力、心理及社會的活動。
活動理論中關鍵的一點是內在和外在是融合的、統一的。活動理論的內在在於理論本身的精神,是教學設計中靈魂所在,而其外在的表現形式,是活動形式設計的表現,網絡發展、硬件技術的成熟,已使我們生活處處體現網絡的優勢,新時代的教育已走向個性化、終身化方向延伸,讓活動理論的靈魂與網絡的形式結合起來必將為教育帶來一陣清新春風。
活動理論中分析的基本單位是活動。活動系統包含有三個核心成分(主體、客體和共同體)和三個次要成分(工具、規則和勞動分工),次要成分又構成了核心成分之間的聯繫。
- 主體(Subject):在教學設計中,主體即為學生,是教學設計的執行者。活動理論中對主體的分析也就是學習者分析,應調查學習者俱有的認知水平,情感、技能水平等特徵。
- 客體(Object):客體的分析與設計方向根據主體的情況因人而異,另一方面又要達到一定的要求,所以客體既具有主觀性,又具有客觀性。
- 共同體(Community):共同體在整個過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時為引導,有時為參與,在進行學習活動過程中,共同體不斷影響主體,為主體提供所需的資源或資助,所以活動有時個體,有時屬於共同體。
- 工具(Tools/Instruments):筆墨紙硯是古代學習必備工具,現代的教材、計算機等,這些是學習需要的硬件。而和諧的同學關係、愉悅的心情、良好的網絡等都是軟件工具。良好的教學環境設計可以使學習事半功倍。
- 規則(Rules):規則是用來協調主體與客體的,是教學活動過程中的一種制約、約定。
- 勞動分工(Division of Labor):在活動理論中,完成活動過程是需要不同成員完成不同任務,以使活動可以正常進行下去。
步驟(Procedure)
找出各對應的元素後便能開始思考,執行,直到問題解決之前都不會停下來。
Step1. 先找出主體(Subject)、客體(Object)、共同體(Community)
以上面的IDEO的超市手推車為例,主體為消費者;客體為購物;共同體為店員、其他消費者、警衛等。
Step2. 思考每個元素之間的關係,並找出另外三個元素:工具(Tools/Instruments)、規則(Rules)、分工(Division of Labor)
在上述的例子中,工具為手推車,規則為人們在超市使用手推車的各種規則,分工為店員、消費者、警衛。
案例(Case)
案例一
創新設計的流程:IDEO重新設計一台超市推車,他們如何重新設計一台手推車的過程就種活動理論的方法。
案例二
在上述的例子中,工具為進行口語溝通(中介物1)和觀看工具示範(中介物2),規則為遠距健康照護服務各種規則,分工為病患、護理師 、其他病患。
活動理論強調個體會透過中介物(此稱人工製品)與社會他者進行互動,以建構個體活動生命意義,例如本研究的遠距健康照護服務推廣中,病患(個體)透過在病房中與服務推廣護理師(社會他者)進行口語溝通(中介物1)和觀看工具示範(中介物2),以理解並判斷對遠距健康照護服務的購買意願(客體)。而這些由個體、人工製品與社會他者互動的歷程將形塑存在個體心智中的社會形式(Wertsch, 1985),並進一步累積出個體的知識架構。
參考資料(Reference)
資料整理:2018 黃翊婷 、2019 詹皓鈞、2021洪明霏
總編輯:羅歆慈
編輯與排版:李明容